發布源:深圳維創信息技術發布時間:2020-10-27 瀏覽次數: 次
朋友圈私照被賣到某寶!用作征婚!整容!宣傳!詐騙!朋友圈曬出的生活照被一些賣家拿到網絡平臺銷售,前幾天這件事在網上引起關注,不少網友感嘆大數據時代信息安全存在隱患,你還敢曬你的私照嗎?informationsecurity其實,大數據時代,信息安全一直在風口浪尖。
2017年,全國共偵破約5000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案件。
臉書千萬用戶信息遭泄露事件轟動全球。
Facebook承認,曾在2016年幫助特朗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的數據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違規獲得了5000萬Facebook用戶的信息。
與此同時,Facebook也強調,這次事件并非數據泄密,因為Facebook并沒有遭遇任何攻擊或系統滲透,對方所獲得的5000萬用戶數據來源于第三方。
年初,朋友圈被支付寶“年度個人賬單”刷屏,殊不知,當你被這些小確幸感動之時,可能不經意同意了《芝麻服務協議》的默認選項。
一些支付寶用戶在剛獲悉此消息時,一臉茫然地反問:“哪里有這行字,第幾頁,完全沒看到啊?”還有一些用戶表示,看到這行字了,但是手快直接滑到下一頁,沒及時取消,等第二次打開賬單時,這行字就沒有了,心情復雜&helpp;&helpp;“被同意”的用戶究竟會“被默認”哪些協議呢?根據《芝麻服務協議》,其中包括:“您授權我們可以從合法保存有您信息的第三方,采集及處理您的各類信息”“您同意第三方可直接向我們提供您的信息而不需要您再次授權”“采集您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您的個人信息、行為信息、交易信息、資產信息、設備信息等”&helpp;&helpp;早前,有網友反映今日頭條用麥克風竊取用戶隱私,稱“和朋友聊天討論西餐廳,今日頭條馬上給你推送西餐相關的廣告和資訊”。
對此,今日頭條官方回應稱,今日頭條絕對不會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收集用戶隱私數據。
今日頭條在回應中表示,用戶使用今日頭條(包括今日頭條旗下產品)錄制小視頻記錄生活時,需要使用到手機麥克風。
但除非用戶明確點擊授權,否則,無論在何種手機機型上,今日頭條旗下產品都無法取得用戶的麥克風權限,無法收到用戶的任何語音信號。
用戶可在手機設置“隱私—麥克風”中查看。
你信與不信,都只能默默地關掉手機設置中的錄音權限,看好手中的麥克風。
在珠海2018正和島新年論壇上,吉利董事長李書福表示, 現在大家都非常的警覺,人全都透明了,沒有任何的隱私和信息的安全。“ 比如我們的電話、微信,我心里在想,馬化騰他肯定天天在看我們的微信。因為他都可以看的,隨便看 。”李書福說。
在2017年12月6日的全球財富論壇上,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騰訊通過十億張照片的大數據,已掌握幾乎每個中國人的長相變化,能預測未來樣貌 。
馬化騰強調,騰訊有一個更強大的能力就是,幾乎掌握了每個中國人過去十幾年來的面容變化,因為很多人從年輕開始,就一直在騰訊的平臺上傳照片。
所以,甚至可以預測其老的時候是什么樣子。
不可否認,大數據本身是柄雙刃劍,無論我們如何不愿意自己的隱私被感知,被統計,我們還是受不了它所帶來的無論是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等方面的誘惑。
信息完全不被采集,這基本無可能,一個人從出生、上幼兒園、上學、買手機、就業、結婚、開公司、體檢、買車、網上購物,在所有的這些過程中,我們的數據在各個環節就已經被收集。
以網上購物為例,在一家電商購物,從賬號登錄開始,到瀏覽頁面,到購買完成支付,每一個細節都已經被記錄。
至于是否很在意這些過程中信息被采集呢?其實大部分人已經習慣。
如果說多數人有介意的地方的話,那就是當我們知道對方收集了不該收集的信息的時候。
同樣的,在信息的使用環節,其實我們在意的不是隱私被使用,而是隱私信息被濫用。
比如亞馬遜通過對客戶的相關軌跡數據進行分析挖掘,提供個性化推薦的服務。
在看到亞馬遜的推送的時候,第一感覺是這個網站比較貼心,給我的推送比較接近我的需求。
我們知道我們的數據被使用了,但樣的使用方式是被認可的,因為他為我提供了更好的服務,而且這種服務是合理且適度的,并沒有把數據泄露或用在其他不該用的地方。
其次,我們不太在意這樣的使用是因為被采集或被使用的不是我們一個人的信息,是所有人的信息,他不是針對我的,且個體的關鍵真實信息是被隱藏的。
我們必須意識到,大數據本身并不中立,它反映的是人類真實的社會。
一個并不真正平等、存在偏見和歧視的不完美社會,必然導致不完美的大數據分析結果。
同樣,作為最能反映創造者特征的人工智能技術,也勢必同樣充滿價值觀,其算法可能被惡意使用。
為了確保數據不淪為人的有毒資產,數據保護的原則與思路,需要進行與時俱進,從處理和使用環節上著手。
Copyright © 2021 深圳市維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